为什么每年高考都定在7、8号这天?不是怕谐音,真实原因很温暖!我国是在2003年的时候,将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的6月7、8、9号的,后来进行了整改,将三天的考试时间调整成了两天,所以,一直到今天高考时间都是每年6月份的7、8号,但是其实教育部将高考时间定在6月份也是有原因的。
一、为了避开天气和自然灾害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进入7月份以后,全国都会进入到一个非常高温的状态,近几年尤为严重,有些地区已经突破39摄氏度进入到40--43摄氏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最高是37摄氏度,那么气温太高就会造成学生身体不适,甚至会在考场中暑,影响到考试的发挥。而且,我国的南部还会伴随长时间的强降雨,有时还会出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这些不利的气候现象都会影响学生们正常高考,所以,为了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教育部将高考时间定在了6月份的7、8号。
二、为了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一般情况下,高二的学生都是在8月份进入的高三,进入高三以后,就开始了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尤其是高三下半学期,学生们一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每天的大脑都在不停地运转,几乎除了睡觉,大脑都会围绕复习的内容和知识在运作。有些同学已经进入到忘我的境界,连睡觉做梦都在学习,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往往越是这样的同学,心理压力和负担就更大,如果考试时间拖得太久了,学生们一直承担着这样的压力,反而会影响学生们的考试发挥,所以教育部将时间定在了6月份,刚刚好,又能避开自然灾害,又缓解了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每年高考都会定在6月7、8号的原因,今年虽然比较特殊定在了7月的7、8号,但是也给学生们多留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算是因祸得福吧!接下来的这几天可以放松放松了,调整好心态上战场吧,子弹总是打不到不怕死的!勇敢的去参加考试吧!
以前高考时间是7月6、7、8,天气比较热,而且留给阅卷、统计成绩、学生填报志愿、录取工作的时间不足,关键是七月太热,后来就改成6月份高考了。
高考定在6月7、8号的原因主要是历史和气候条件。
首先,高考的时间早在1949年就已经确定了,当时考试时间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的。北方的天气较为炎热,而南方则相对凉爽,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在6月份进行高考比较合适,可以避免在夏季进行考试时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
其次,6月初也是中国大陆的高温多雨季节,正好是春季开始转入夏季的阶段,此时一般学生的课程已经结束或接近结束,容易集中精力备考。
最后,由于高考作为全国性统一的重要考试,需要相应的安排、部署和组织,所以每年的考试时间都需要提前确定,以便各方面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6月7、8号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以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准备。
因为高考是一个全国性的考试,为了保证各地考生的公平性和一致性,高考统一规定在每年的六月7、8号进行。此外,这个时间也考虑了各地的气候、天气等因素,以及这段时间学生在完成高中学业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备考复习。因此,每年高考的时间都是精心安排的,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