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经典的解释是在约45亿年前,地球遭遇过一颗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被称为忒伊亚)撞击,撞击形成的碎屑形成了月球,地球的自转轴则被撞歪了。
在月球的潮汐力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十分稳定。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月球的话,自转轴倾角可能会在0°~85°之间变化。而事实上,数万年来地球的自转轴变化范围约为22.1°~24.5°。这2°左右的变化范围,既和地球自身大气海洋的潮汐作用、地幔的对流活动有关,也和日月等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引发的章动、岁差、极移等自转轴的摆动有关。
这是宇宙空间重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大环境来讲,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要受到整个引力场的吸引。如银河系外围的星球、银核的星球。从小环境上讲还要受到太阳、月球、金星、火星等星球的吸引。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力及地球形状和物质构成等都会影响到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姿势。
当然最具权威的解释还是由专家们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