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甲骨文

2024-05-13 17:38:54
食甲骨文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食字的甲骨文演化。

甲骨文的食字是下部像一个盛有物品的食器;上面的部件成“A”字形,甲骨文整个食字表示吃东西。金文的食字形体结构来自甲骨文,上下部件基本一致,只是少了食器左右的两点。小篆的食字形体承袭金文,对笔画进行了规范,食器底部构件变为“匕”。隶书的“食”字基本丧失了原来的形象性特征,食器的样子已经消失,而写作“良”。在秦汉隶变中,“食”字内的“皀”形上部作“曰”,也习见省去内横而作“口”的写法,但东汉就难得见到这种省写了。“食”字楷书旧字形在“人”形下是横,末笔是捺;现代规范字形在“人”形下是点,末笔是长点。食”的本义从上述分析来看,应该是表示“吃”。《诗经》中就有记载,《魏风·硕鼠》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食”即吃的意思。“吃”这个动作所涉及的东西,称之为“饭食、食物”,而作为“食物”这个概念,是意义泛化的结果,凡是可以吃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食物”,在古人则称为“食”。文字源流如下:

2024-05-13 17:38:54
赞 9582踩 0

全部回答(2)

早期甲骨文,(朝下的“口”,表示低头吃东西)+(有脚的盛器),中间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装在盛器里可以吃的东西,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唾星。造字本义:津津有味地进餐。晚期甲骨文省去两点唾星。金文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盛器的脚部写成(匕),表示持“匙”进食。

隶书又将篆文的“匕”写成,变形较大。用手直接抓吃粗食为“饭” ;享用粗菜淡饭为“食”;享用香肉膏汤为“餐”;神氏受用贡品为“享”。

2024-05-13 17:38:54
赞 408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