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档原则的性质不同非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志愿优先”,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的核心含义是“分数优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志愿模式。
2、生源分配情况不同非平行院校志愿的生源分配特点是:第一志愿院校,生源独具,互不影响。平行院校志愿的生源分配特点是:生源交叉,隐性共有,依序分配。
3、志愿设置和投档办法不同非平行院校志愿:考生可以填报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若干个平行参考志愿院校。投档办法是:先投第一志愿院校。投第一志愿院校时,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自由状态”考生按第一志愿院校分开,再将第一院校志愿相同考生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果某考生第一院校志愿落选,再参加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投档。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投档时,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高于自己填报的某所平行参考志愿院校第一轮投档(报考该院校为第一志愿院校考生投档)分数,也只有在这所院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这就使考生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平行参考志愿落选的概率也较大。因此,对于非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和投档办法,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很大。平行院校志愿: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办法是:根据录取控制分数线上“自由状态”考生的成绩位次,依序逐生进行投档。只要考生院校志愿中有一所院校有调档缺额,其档案就能投出。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一、性质不同
1、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2、非平行志愿
非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
二、投档标准不同
1、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分数优先,以考生为维度进行排序。
2、非平行志愿
非平行志愿志愿优先,以院校为维度进行排序。
三、投档过程不同
1、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考生多次检索机会,一次投档机会。
2、非平行志愿
非平行志愿考生多次检索机会,多次投档机会。
四、选择院校不同
1、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都是第一志愿,梯度较小。
2、非平行志愿
非平行志愿须选择符合二志愿特征的学校,梯度较大。
第一,投档原则不同。非平行志愿是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平行志愿则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第二,志愿个数不同。平行志愿只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3所或5所院校)和院校服从志愿,非平行志愿则设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
第三,相对于非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填报风险减少,考生录取机会增加,高分落榜现象减少,院校断档现象减少,志愿匹配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