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如:(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二是必须是否定句。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1)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2)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二、动词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三、介词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2、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