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
1、总领、统领,《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记载:后备旨京见权,求都督荆州……。
这里都督的意思是统领荆州;2、三国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如后世的卫队长;3、古代的军事长官,《晋书.职官志》记载:“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4.民国初为各省军政长官,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记载:五天后见报……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这里的都督就是军政长官。
都督在古时候,把军队当官职位都叫都督,主要职能就是监官军队。
在民国的时候,在各省也设立都督这一职称,主要是负责民生。
都督,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通常指的是军事将领或者军政大员,具体职权范围和级别在不同朝代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例如,在汉朝,都督是指掌握三个或多个州的地方行政长官,也可代表皇帝前往边疆视察或指挥战争。
在唐朝,都督一般被称为节度使,负责地方行政和战争指挥。总之,都督是古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官员和军事指挥官之一。
都督(dū du),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都督官职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1、都督是清朝时期的军队武官的官职称呼。凡是都督都有“都督府”。有省一级都督,也有两广总都督府,简称“两广总督”,还有直隶总督等。各级的都督同归朝廷下的兵部节制和管理。
2、综上所述,就是“都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