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支柱:
1、自主保全(自主管理)生产系统操作人员的自主点检、自主维护、自主管理活动;实现“我的设备我负责”的目标。
2、全员改善(改善活动)指员工立足于现场,围绕治理“六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操作技能和效率而进行的合理化建议,工艺、技术、设备的改进,流程的优化,工具和方法的创新等活动。
3、专业保全(专业维修)通过专业队伍,对设备系统实施专业点检和专项维修。
4、初期管理、(前期管理)指技术部门对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管理活动,设计时要满足用户和现场实际的需求有针对性。
5、教育训练(教育培训)培训部门对员工的培训活动,包括员工的业务和技能学习,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6、品质保全(品质改善)品质保全是所有支柱的最后成果。为了提高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通过控制生产过程的诸多因素,提高质量所开展的改善活动。
7、事务管理(事务改善)围绕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各部门的效率改善,包括理顺管理的流程、消除部门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服务等活动。
8、安全环境改善围绕创造安全、绿色、和谐、可持续的人机工作环境所进行的改善活动。两大基石:5S推行和TPM小团队活动TPM的特点TPM的特点是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不仅是设备部门的事情,生产、技术、安全、质量、工程、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全员参加:指从企业最高管理层领导到一线生产岗位员工都要参加。三“全”之间的关系是:全员是基础;全系统是载体;全效率是目标。
TPM有八大支柱两大基石:
两大基石是5S活动和小组活动。
八大支柱是人才培养、初期管理、品质管理、课题改善、安全管理、事务改善、专业保全、自主管理。
TPM八大支柱两大基石已经很明确的强调了TPM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生产线建设、品质、成本、环境安全、流程、设备保全等的方面。
TPM管理最早来源于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以至于给诸多管理者的印象就是TPM管理等同于设备管理,因而诸多企业将TPM管理放在设备部门去推进,其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