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jing(一声)
兢jing
古代汉语的详细解释
〈形〉
2. 同本义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又如:兢惕(小心谨慎);兢持(矜持,拘束);兢兢切切(兢兢业业,小心翼翼)
兢”,读音为jīng,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兢”的基本含义为小心,谨慎,如“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在日常使用中,“兢”也常做动词,表示战栗;恐惧,如兢灼。
“兢”,初见于金文时代,会意字。从宀,古文字形体像房子;从妟,妟是安的意思;晏兼表声;合起来表示在房子里安然无事。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兢”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兢读作jīng,本意是小心,谨慎,也是象形字,金文字形,象二人头顶重物形。头上戴着重物,故常戒惕小心,形容人工作踏实本分,可用兢兢业业。
兢的意思是紧张、恐惧的情绪,或者小心谨慎的态度。
1. 兢在汉语中的本义是指凭借耳朵发现远处物体的位置,而后逐渐发展为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2. 兢也可以指现代汉语中的“小心谨慎”,例如:“在做这件事时一定要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
3. 兢还可以指著名诗人苏轼在《赤壁赋》中“兢兢业业”的用法,表示专注认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