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妇这个词在古代并没有出现在正式的文献中,但在明清的小说中,有时会用“洗衣妇”来指代一些从事洗衣工作的女性。
在古代,对于这类职业的女性,正式的称呼是“浆洗妇”或“浆洗娘子”。这是因为古代的洗衣工作主要是用浆糊(面浆)来清洗衣物,所以称之为浆洗。浆洗妇就是指从事浆洗工作的女性。在一些诗词中,也有描述洗衣妇生活的诗句。比如清代诗人赵执信的《山居杂诗》中有:“一斗粟能买妇,浆洗缝补如儿曹。”这里的“妇”就是指洗衣妇。总之,在古代,“洗衣妇”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职业称呼,而是一种较为随意的俗称。正式的称呼是“浆洗妇”或“浆洗娘子”。
脏裤常常皂涤清,
厌贫爱富最无情。
可怜多少良家妇,
总为钱财冒险行!
原玉:
咏洗衣妇(缪海平)
千万污衣皂涤清,
一穿又是好心情。
不知多少良家妇,
总为他人洗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