歖 拼音: xǐ 注音: ㄒㄧˇ 偏旁部首:欠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数:1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竖折横撇折撇捺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欠字部】歖;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72第14
喜字旁边一个欠读歖yi三声,也读xi三声
一个喜右边一个欠组成汉字“歖”,拼音xǐ。
歖,左右结构,部首欠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
歖【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古文喜字。註詳口部九畫。
又《廣韻》許其切《集韻》虛其切,音僖。卒喜也。
又《集韻》隱几切,伊上聲。歖㰳,驢鳴。○按歖與㰻音義同。互見㰻字註
1、歖,拼音:xǐ,声母是x,韵母是ǐ,读作第3声。,汉字,古同“喜”。
2、歖欢 [xǐ huan]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他歖文学,我歖数学。
3、歖庆 [xǐ qìng] 值得喜欢和庆贺:歖事。十分歖的日子。
4、欣歖 [xīn xǐ] 欢喜;快乐:歖若狂。
5、歖讯 [xǐ xùn] 使人高兴的消息:丰收的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