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不知道事情全部,不要随便评价
凡道听途说且不悉原委之时,勿擅自置评之。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明辨是非。(古语)
详细解释:
拼音:
míng biàn shì fēi
解释: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语法:
明辨是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清楚地辨别出是和非。
示例: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3章:“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
近义词:
是非分明、分辨是非
反义词:
是非莫辨、混淆是非、混淆黑白、颠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