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指的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读作bù chǐ xià wèn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1、对学过的东西要温故知新,对不认识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对于学习要学而不厌。
2、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3、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4、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5、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6、不论是学习什么,我们都要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好。
7、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8、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9、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10、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就喜欢学习;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就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不思进取。说明人应当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耻下问,这样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