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陆游〔宋代〕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译文红旗插满城内的窗扉迎接赤帝,太阳神准备驾车携着青帝归去。泥巴还是新的,燕子巢中欢闹;百花已经开尽,蜜蜂越加稀少。槐树和柳树,绿荫渐渐浓密;窗帘和窗牖,暑气依旧轻微。太阳西斜,洗个畅快惬意的澡后,熟练地试穿起夏天的衣裳。注释赤帜:红旗。城:门扇。东君:传说中的太阳神。代指春天。整驾:备好车马,准备出发。泥新:即新泥。花尽:花已落尽。帘栊:亦作“帘笼”。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汤沐:沐浴。单衣:单层无里子的衣服。《管子·山国轨》:“春縑衣,夏单衣。”
四月十三日立夏
宋-方回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
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
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
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
1 立夏的诗句很多,有很多古人曾经写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立夏天雨”、“炎夏时节立夏风”、“乱云飞渡仍从容,百尺竿头日欲长”等等。
2 古人写立夏的诗词,通常会描述天气、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比如,“立夏天雨”就是古人想象立夏时节的雨水,“炎夏时节立夏风”则是用风来描绘夏季的炎热,“乱云飞渡仍从容,百尺竿头日欲长”则写出了人们在劳动中迎接夏季到来的乐观心态。
3 古人的诗词不仅能够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色,还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阅读古人的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