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象形字。
甲骨文像人的鼻子的形状。金文承之。小篆线条化,但下部已经看不出鼻孔的样子了。隶变后楷书写作“自”。《说文·自部》:“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自,鼻子。像鼻子的形状。大凡自的部属都从自。)“自”的本义为鼻子。古人常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来表示自己,故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自己。如“自称”。又引申为亲自、自行。如“自立为王”。用作介词,当从讲。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象形字。
自zì
〈名〉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始;开头[beginning]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起源[origin]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又如:自顷(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