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最初是指在官场中常见的事物或惯例。
古代的政治、官场制度相较现代来说更为繁复,各种规则、礼仪、仪式等往往被视为司空见惯的事物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司空见惯也反映了社会、文明、习俗等各种方面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对传统、规矩和权威的遵守和尊重。在现代汉语中,司空见惯既可用于形容某些常规或平凡之事物,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不合逻辑、荒谬、不讲道理等情况。
司空见惯最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这个词语源自唐代刘禹锡的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其中“司空”是古代官名,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