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清·张之洞《创设储才学堂折》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出自清代张之洞的《创设储才学堂折》,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强大来源于人才的众多, 而人才的培养则来源于教育。张之洞的仕途之路是从主理教育开始的。他把学政定位为“为国家培养人次”,并始终致力于此。美国学者威廉埃尔斯在其
《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 》一书中写到:“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相比,张之洞的教育活动虽然后起,但是他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他认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 “治术以培植人材为本”“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敌不能灭其种” 基于此,张之洞时时为兴学育才奔走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