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字的一词多义在高中时主要体现在语文课本的词语解释和古诗文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当字的多义词语:
1. 当天:指当日、同一天。例句:他的回信寄出后,当天就收到了回复。
2. 当心:指小心、注意。例句:路上车辆较多,行人需当心过街。
3. 当作:指把某物当做另一物,作为替代品使用。例句:我将这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她。
4. 当然:指显然、毫无疑问。例句:他努力学习,当然能取得好成绩。
5. 当地:指某个地方本地的、所在的地方。例句: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
6. 当代:指现在的、与当时同时的。例句:他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当字的多义词语示例,还有其他的词语也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来熟悉并掌握这些多义词语的用法。
当拼音:
[dāng] [dàng]
[释义]
[dāng]:
1. 充任,担任。
2. 掌管,主持。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
4. 面对着。
5. 相称,相配。
6. 应该。
7. 抵敌。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
9. 顶端,头。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dàng]:
1. 合宜。
2. 抵得上,等于。
3. 姑且作为。
4. 认为。
5. 在同一时间。
6. 吃亏,受骗。
7. 抵押。
当字的一词多义是语言中常见的现象。高中时期,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现象。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例如“钩”可以指钩子或者勾某人的注意力,“行”可以指走路或者行业。
这种现象使得语言更加灵活、多样化,但也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因此,高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上下文理解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并且要善于运用词语的多义性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同时,学生也需要注意在写作和口语中避免出现多义词造成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