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初试的时候理论上不需要联系导师,笔试阶段导师对你基本没有作用。但是,为了表明你勤奋好学,建议你在报考之前的学习阶段可以思考和向你报考的导师询问一些学术前沿和学界争议的问题,这可以表明你勤奋好学,同时如果你通过了初试,在面试阶段会给老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名牌大学的导师是喜欢追求学术的有志青年的。我同学读本科的时候给北京大学的陈兴良教授发邮件询问刑法方面的问题,陈教授给予回复和肯定。
如果你成功通过了初试,这时候你可以给老师发个邮件,毛遂自荐一下自己,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心得、学术兴趣和求学若可的决心都会打动老师,当然如果你有研究成果的话一定是大大加分项了。另外,如果你们本科阶段的老师认识你报考研究生学校的导师,建议通过本科的老师推荐你,这样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能不能考上主要好好看你的实力。
另外,现在导师们的电子邮件很容易找到,比较方便。最后,祝这位同学能金榜题名
1、考研不一定要联系导师,因为研究生录取主要看分数,很多考生即使找到导师也只是获得导师的【欢迎报考】而已,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更多的是鼓励。
2、一般来说提前联系导师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导师的鼓励可以增强备考的动力;
二是面试遇上导师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评分。但考生如果初试分数不上线则一切归零,而且面试成绩只是占总分的一小部分而已。
3、考研的关键是自信和勤奋,缺一不可。导师的作用有限,能否被录取基本上是招生单位研招办根据分数排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