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名字来源,是在从中山县分离建县时,当时广东省提出一个名叫海珠,并取这名征求意见,当时唐家一姓江的农会主席提出“珠同”猪”同音,猪是被屠宰的不吉利,建议用“珠海”命名,最终广东省采纳。
这江姓农会主席的儿子是我的熟人,其告诉我:他是在一次老同志聚会中,一珠海县老干部告诉他“你可能不知道”珠海“名字是你父亲起的”并将以上故事告诉他,据说这事记录于珠海县记中,有兴趣者可查对!
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因此称之为“珠海”。
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的海域,古代就被当地的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
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旳《校歌》中,其中歌词就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由此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称。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而来。
1953年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1953年5月1日,珠海县正式成立。于5月2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珠海县的区、乡名称,数量及范围,共有4个区、44个乡。
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珠海市。同年11月定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