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主要信奉的宗教是道教,皇室家族主要信奉道教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
666年(乾封元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
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等,以壮大道教的势力。
玄宗还派人四处搜寻道经,编纂《道藏》3744卷。
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道观也很多,仅长安就有三十所。
据统计,到884年(中和四年),全国共有1900余所道宫,道士达1.5万余人。
唐朝信奉道教。
唐高祖李渊早在立国之初,便尊奉老子李耳为其祖宗,四处大修老子庙,并且多次亲自前往祭拜。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唐高祖还特意下诏,宣布道教位在佛教先。太宗李世民也曾多次下诏,说“大道之行,肇于邃古”,道法可以“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致治”,而“佛法之兴,基于西域,爱及东汉,方被中华。”,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伟大时代。一提起唐朝时人们的精神信仰,相信很多人都会立马想起佛教。唐朝的佛教文化极其兴盛,如三藏法师不远五万里而西行取经求法的事迹在中国人尽皆知。然而实际上,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除了武则天时期和宪宗朝外,唐帝国自高祖建国起,历代唐帝都十分尊崇道教,使得道教在唐朝获得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