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不拾卷”这句话中,应该是“卷”字出现了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手不拾馀”。这句话出自古代道教经典《道德经》,原文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其中“馀”表示多余、过剩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尚的人听到道德的教诲后,会勤奋地去实践;一般的人听到道德的教诲,或许会装作置之不理;卑贱的人听到道德的教诲,会大笑不屑。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个句子中,“拾“字错了。应为“释”,手不释卷。
句子的意思是:手上总是拿着书本不放下。用来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出自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译文:上(曹操)非常喜好诗书文籍,虽然人在军中,但是手上不离书本。
手不拾卷的拾字错了,应该是手不释卷。
拾子错了
这成语无错字。《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务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书不离手,不宁肯放下手里的书本。形容读书用功,勤奋,也指读书入了迷。雷锋刻苦学习毛主席箸作,经常是手不释卷。平时回到屋里,他就手不释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