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断犀象”讲的是汉字结构里向左去的一“撇”,从右往左斜向切入。
这一撇是逆笔,毛笔笔锋逆势而行,要像切断的犀牛的尖角,要像截断的大象的弯曲长牙,有锐利而又有坚硬的质感。“陆断犀象”是从动物身上理解书法中“撇”这一根线条,如同“万岁枯藤”是从植物现象总学习“竖”这根线条一样。
出处:笔阵图
《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所以文章开头便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把书法用笔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重于“六艺”奥妙之上。
这和钟繇提出“用笔者天也”,通过用笔来体现天道是一个道理,远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卫夫人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她与蔡邕、钟繇一样,提倡“取万类之象”,如文中所谈的七种笔画,好有所象。《笔阵图》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讲笔力。
陆断犀象是像截断犀牛尖角、大象长牙、锐利又坚硬的感觉。
此四字乃出自晋代卫夫人的《笔阵图》一篇著名的文。译文如下:横画:要像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高低不同的形状。 侧点:要像高峰坠石,磕磕然实际在崩塌。 撇掠:锋锷能在陆地截断犀角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