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思维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需的一种逻辑性、分析性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应该具备识别企业风险的敏锐、掌握全局的思维、客观独立的判断力以及清晰的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审计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思维:审计师需要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能够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得出综合的结论。
2. 逻辑思维:审计师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批判性思维:审计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审慎评估和分析,不盲目接受所见所闻而是需要深入思考。
4. 判断力:审计师需要在分析信息后能够做出对企业财务和内部控制状况的准确判断,评估潜在风险。
5. 表达能力:审计师需要具备清晰、简明而又容易提供参考的表达能力,能够用易懂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
通过应用审计思维,审计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运营和内控环境,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搜寻和发现潜在的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达到监督和检验企业财务报告的目的。
审计思维是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顾全大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审计人,必须认真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的科学审计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并认清职责,有所作为,有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