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谚语
三个和尚没水吃,谚语,典故。比喻人多了互相依赖,互相推诿,事情反而没有人做。
中文名
三个和尚没水吃
拼音
sān gè hé shàng méi shuǐ chī
释义
出自俗语“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比喻人多了互相依赖,互相推委,事情反而没有人做。
谚语典故故事内容: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一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蓄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三个和尚在。不久,来了个长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齐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务必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之后,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我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齐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一个和尚,只能依靠自己挑水喝;
两个和尚,团结一致能抬水喝;
三个和尚,互相攀比没水喝.
【故事寓意】: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 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在一座古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他每天念经之后,就到山下的小河挑水喝;后来,庙里来了个瘦和尚,他俩就一起念经,然后到山下小河抬水喝;再后来,庙里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们仨谁也不愿意挑水、打扫庙里卫生,结果大家都没有水喝。
夜里老鼠咬断了庙的蜡烛,引起了火灾,三个和尚齐心打水救火,之后团结友爱不计前嫌幸福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