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苏东坡被贬儋州。苏公携子苏过赴儋途中,值正午时分,父子汗流浃背,口渴难忍。不时,路见一大湖,湖水清澈,湖岸树木茂密,风景如画。于是,苏公父子歇足洗饮,之后,父子俩坐在一棵酸梅树下的石头乘凉。
是时,苏公往西南方向望去,见一山巍峨壮观,山脚处处怪石嶙峋,即兴作诗《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此后,儋耳百姓陆续聚居此地,劳作繁衍生息而成一村落。因苏公曾到过此地,借文豪雅儒之气,故此村定名为“雅儒村”,村前之湖为“雅儒湖”。
苏轼贬儋州,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苏轼经过儋耳山。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