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多花时间来陪伴、关爱自己的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
B、多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
比如春天来了,放假就可以带孩子外出踏踏青,多与自然接触一下;也可带孩子到图书馆及阅览室看看书报,感受一下书香氛围;还可以陪孩子打打球,锻炼一下身体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健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好处。
C、要了解孩子用手机玩些什么
做父母的,也要了解孩子们使用手机时,到底在玩些什么内容,看些什么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去使用手机。比如引导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查资料、听音乐、学英语等,这些都是积极健康的。
D、给孩子买手机需“约法三章”
在允许孩子玩手机的同时,还应对孩子‘约法三章’,加以限制。比如:一个月固定给孩子充够一定数量的话费,并告诉孩子,超过以后就不会再给充值了,让孩子学会控制话费的使用;如果学校规定不准带就不能带;晚上回到家里,几点到几点可以开机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等。
E、家长应该带头表率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该时时处处都拿着手机看,如果自己本身都没法控制玩手机的习惯,一边玩手机一边还要求孩子也不要去玩手机,怎么能要求让孩子去做好呢?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看在眼里了,也才能做好。
参加一些除了手机意外的社会活动,或夏令营,放下手机
或许同学一起去玩
1.填充孩子的时间
对于14岁孩子,家长跟他讲大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缓解孩子沉迷程度,而填充孩子的时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比如晚饭后,可以和孩子下下象棋,聊聊在学校发生的趣事或者出去散散步,等等,放下对手机的依赖。
2.给予情感滋养,重回现实世界
家长首先要尝试心平气和与孩子多沟通,倾听他们近期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对他们的学业和日常问题,多包容和接纳,多肯定和鼓励。在更好的亲子关系中增强情感维系,在现实世界获得更多的正面情绪体验时,孩子也不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3.让孩子拥有一项业余爱好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手机,是没有找到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进行多种尝试,让孩子广泛接触,从中选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带孩子去跑跑步,去看看电影,去逛逛超市,约上自己的小伙伴去野外采采风,放放风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