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商人,辛巴靠大声吆喝地摊式卖货,东方甄选靠打着助农旗号高价卖货,目的都是割韭菜。
在双方粉丝看来
吃了辛巴的便宜货拉出来的是屎
吃了东方甄选贵的拉出来的是诗与远方
其实带货选农业,不得不说,老俞很有格局。另外,可以看到外景带货,除了北京平谷的桃子,第一站便是东北,这里面肯定是老俞的朋友的,加之自营品,蓝莓果汁都是东北农产品,可以说这里面肯定有东北的企业家,东北相关政府的负责人参与其中,其目的带动东北农业。但,树大招风,辛巴的蹭流,出于他个人利益,先是贬低,紧接着出来道歉,很难说不是策划好的。只是在这个厮杀之后,东北农嫂直接把自己演杂了,惹毛了他的分销商胖东来,后续会不会有别人,不可知,到这个骚操作,陷东北农业于水深火热,后续还有没有人敢和东北农业相关公司合作,这太给东北人摸黑了。
消费者赢了。
一堆人说什么玉米冲高端……是冲让消费者当冤大头的高端吗?
什么叫高端?整体之中的顶部叫高端。
整体涨价叫高端?
还真把消费者当智障级韭菜?
不管谁输谁赢,我只想知道到地里收农民的玉米的真实价格。谁也别把自己说的那么好,农民地里到底多少钱收一根??谁能拿出铁的证据来?
一场从助农到地域炮轰的拉据战再次打开!以至于农民日报也出来评论,不要因为助农而伤农,农民的利益才是电商各链条平衡发展的关键!!
针对此事,我这里想说说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就东北农嫂和东方甄选之间的关系来做个梳理。通过查询大家发现,与农民直接合作的是东北农嫂,他们在接下各类订单后,然后与农民签订合作收购协议,然后由东北农嫂,进行包装清洗发货运输等一系列的加工!
而根据官方权威机构的调查,玉米去年在东北公主岭市从农民手中大量收购的价格,最好品质的是八毛五一根。而在此过程中,东方甄选从未参与任何的生产流程包装等过程,也就是说东方甄选只是贴牌销售,通俗一点说,真正收购农民玉米助农的是东北农嫂。而不论东方甄选的玉米卖价再高,农民的收益也不可能提高!
那么问题来了,东方甄选卖6元一穗玉米贵不贵?怎么说那?东方甄选作为贴牌公司,别说卖6元,就是卖60元也是人家的自由,只要有人愿意买就是合理的!
董宇辉最不应该的是,把一穗玉米从农民手里收购价说到2元一个,而且利用文化情怀,给大家造成自己是与农民直接的合作商错觉,来引导舆论!熟料现在是网络信息透明时代,什么来源一查便知,把6元一穗的玉米与谷贱伤农联系在一起,让大家坚信农民得到了一穗2元的收购利润,实属不该!
那谷贱伤农真正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袁隆平爷爷就曾给出我们清晰的定义,意思是千万不要降低粮食的价格,如果粮食价格低了,会伤害了农民,所以要尽量价格高些去收购农民的粮食, 不让农民受伤,然后再价格合理的销售到市场上,这才是真正的谷贱伤农的本意,而不是从农民手里低价收到粮食,让供应商中间环节狠获暴利,高价卖出,割消费者的韭菜!
当然了不管董宇辉卖的玉米价格再高,有的人就是喜欢有文化的高价玉米,就非常愿意去买,那也无可厚非,买卖自由!只是以后不要喊着助农去做一些自赚高额利润,还让农民背锅,消费者高价消费的噱头就好!而作为贴牌三道贩子,能卖出去货,卖的贵又卖的多,也是人家的本事!
而辛巴说话就是炸炸呼呼的,可能是与有文化情怀的人没法比,一口一个收的便宜卖的贵,只会算账,招来网络一片骂声,而与有文化情怀的人,能把贴牌销售的行为以文化的方式,包装到高大上的一穗2元从农民那里收购回来,让粉丝深信不疑的情怀公司,那你辛巴只有挨骂的份儿了!要不董宇辉让你辛巴去买本书看看,教你说话要学会有情怀有技巧。就是东方甄选的价格卖的再高,别人也愿意挨也愿意买,你说你辛巴不也是怼了个寂寞?
最后,真的希望助农能助到实处,别让老农背了锅又伤了心,就像农民日报所说,农民的稳定利益的收入,才是各大运营环节平衡发展的基础!好好看看,好好想想,再回味回味袁隆平爷爷的话,我想以后的助农一定会落到实处,越来越好!
辛巴就是个“搅屎棍”,农嫂是个“白眼狼”。董宇辉是个被碰瓷的书生生,俞敏洪是个护犊子的老爹,胖东来是个仗义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