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55个剧种,其中大剧种4个、小剧种51个。
一、大剧种4个
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剧种。
二、小剧种51个
除上述四大剧种外,还有以下剧种51个:
二人台、眉户、耍孩儿、罗罗腔、弦腔、高平秧歌;
上党落子、繁峙秧歌、祁太秧歌、平腔秧歌、目连戏、广灵秧歌、蛤蟆嗡、大涧道情;
翼城秧歌、阳高戏、乐乐戏、平陆高调、高平清场秧歌、弦儿戏、上党卷戏、碓臼沟秧歌;
上党罗腔、翼城琴剧、拉话戏、曲沃碗碗腔、平陆花鼓戏、芮城拉胡戏、左权小花戏、长治干板秧歌;
孝义皮影、青阳腔、队戏、襄武秧歌、晋北道情、临县道情、太原秧歌;
洪洞道情、永济道情、上党二簧、汾孝秧歌、朔县秧歌、锣鼓杂戏、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泽州秧歌、介休干调秧歌、弦线腔、凤台小戏、弦子腔、孝义碗碗腔。
山西戏曲,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为梆子腔的正宗。积淀并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出流传区域的地方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