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指的是男女双方家庭的地位、财势相当,适合结亲。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十分森严。建筑学上为“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门枕石代“门当”。
户对,是指门楣上面用来固定门框的砖雕或木雕,因为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户对”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每根约长30厘米,与地面平行。“户对”的横截面刻有图案,因为它们伸出房檐形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所以又往往被称为“门簪”。而“户对”的多少与主人家的财势成正比。
“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情况等相当,互相匹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况。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上的婚姻观念,认为配偶之间的地位相当、经济情况接近才能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门当户对大多数时候指的是父母的职业和家庭背景相当,孩子出生后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也相当。
这种想法源于古代中国,一直延续到现代,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些侵蚀,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门当户对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当然,我们现代人参照古人的思路,也应该反思是否符合现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