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先颠簸后摇晃是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造成的。地震波的传播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在地球内部传播称为体波;另一类沿地表面和岩层表面传播,称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的快先到地表,在1—20公里间,速度为7—8公里/秒,而横波才4—5公里/秒,面波最慢只有3公里/秒。
由于纵波行进时波形的物理特点引起地面物体上下颠簸,也就使人感到先是上下动。横波速度慢,它的波形特点是使物体左右摇晃。所以,地震发生时,人首先感觉上下颠动,再左右晃动,连贯起来便是地震来了先颠簸后摇晃了。
上下晃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先上下晃。因为地震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进行传播,纵波则可在固液气三态进行传播且速度依次减慢,由于纵波的波速快于横波,首先到达地面所以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先感到上下震荡,后感到左右摇晃。
原因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快,首先到达地表面,人们感到上下颠簸。几秒钟后横波传到,人们感到左右摇晃。
这要看你处在地震断裂带的那个点上。一般而言,地震振动有上下振动,也有左右振动,还有混合方式的振动。地球是一个运动的星救。地震每天都有。只要地震小危险不大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