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这决定了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政府、团体或私人(主要是通过他们所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来进行)等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实施必须协调好各个主体的关系。这是社会教育实施的关键。
2、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对于社会教育的对象无论是总称为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全民等还是分开提到青少年、儿童或成人,都反映出了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可以一言以蔽之,社会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成员。社会教育对象已日益普遍,社会教育服务对象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社会教育的宗旨就在于发展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
3、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社会教育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已开始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沟通起来。
4、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促使了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内、形式单一有所不同,社会教育的开展形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5、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
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可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社会教育作为对学校所接受教育的重要补偿方式,作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6、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
社会教育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列的教育领域,这已经是共识。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的密切结合,融为一体。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
D.
教育的法制化与民主化
1、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2、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3、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
4、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5、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客观性、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复杂性。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第三、学习内容极其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得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