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2006年全国卫生统计和财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患者人均门诊费用增长接近零,人均住院费用出现负增长。对此,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14日晚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表示,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一是2005年以来开展了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有效地打击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规范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抑制了大处方、乱检查行为的发生。
二是国家开展了新一轮的药品价格调整工作,降低了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内的1000多种药品、上万个规格剂型的药品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0%,降价额有200个亿。
三是各地开展集中招标采购,也降低了一些药品价格。
四是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要求各地县及县以上非营利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加价率下调到15%以内。
第五个原因是各地积极开展了单病种、限价试点,降低检查价格,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的价格公示,增加了医药价格的透明度。该说医疗费用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是各方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结果。
刘振秋介绍说,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卫生统计和财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医药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患者人均门诊费用增长接近零,而且人均住院费用出现负增长。
2006年卫生部门所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94.8元,比上年上涨了1.9%,涨幅比上年回落了2.8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3383.5元,比上年下降了1.1%,去年同期涨幅为10.9%。扣除物价等因素,门诊费用首次接近于零增长,住院费用出现了负增长。
是指增负金额就是指医疗费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但自己也需要增加一定负担比例。通俗的说就是自负的部分。比如增负5%就是说95%医保,5%自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又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指国家为保障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