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规定
1.1.1 车站设计应符合系统功能要求,满足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
方便旅客乘降,并应留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1.1.2 枢纽内客运站的数量应根据枢纽客运量、引入线路数量、客车
开行方案、既有设备配置、枢纽客运布局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综合确定。
1.1.3 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结合引入线路走向、既有客站位置和条件、
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选确定。一般应优先选择引
入既有客运站或深入市区。当设置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客站间宜有便捷
的联系通路。
1.1.4 当枢纽内有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应根据客车经路顺畅、点线
能力协调、旅客乘降方便等原则,按引入方向、客车类别、客车开行方案
等方式进行客站分工。
1.1.5 大型铁路枢纽客货运布局,宜采用“客货分线、客内货外”布
置。大型客运站应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宜构建为综合交通枢纽,实
现旅客便捷换乘。
1.1.6 有多条线路引入的大型客运站,宜根据引入线路不同的功能定
位按线路别分场布置;在困难条件下,也可采用分线分场立体交叉布置;
并应根据运输需要,按主要线路跨线,次要线路换乘的原则设置跨线车联
络线。仅有第三方向引入的客运站,也可按方向别合场布置。
1.1.7 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按客运
量大小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车站。
1.1.8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为650m,并应按双方向进路设计。
1.1.9 疏解线、联络线应在站内与正线或到发线接轨,当必须在区间
内与正线接轨时,应在接轨处设置线路所,并应根据列车运行需要设置安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附则)规定: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简称客运专线或客专)。
标准是从施工工程量的角度而言 ,主要就是把路基加宽0.4 米 ,有砟轨道改为无砟轨道 ,工程量只会增加很小一部分。如此算来,高铁的造价,350km/h的也只会比250km/h的高铁 ,高出5%左右 。然而在实际运营期间,250km/h的动车 ,票价会比350km/h的高铁低不少。而一条铁路一旦建成 ,将来100年内基本不会再有任何的提速空间了 (一条铁路设计寿命一般都在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