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50%以上的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但这并不代表着教育资源的浪费,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但是有相近、想通的地方。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去做销售(该学生也学习过市场营销课程),中文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去做HR(HR也需要文字功底)。工作与专业不一致但相近、想通,这些毕业生学习的知识也能应用到工作中;
2. 极少数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相差过大(比如历史系的学生去做码农)其实是市场经济大背景下职位供求关系的反馈,这个领域这个职位火,需求量大,工资高自然涌进去的人也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否则就回到过去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时代了;
3. 除非是航天、生物、军工等高新技术研究领域,绝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都有通用性,需要通用技能就能解决。我们多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沟通、心态开放包容等基础能力就能从事大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