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由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剥茧抽丝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处:朱光潜《艺文杂谈·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不差毫发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出处:唐·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不偢不倸
①犹不理不睬。
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出处:明·苏复之《金印记·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不护细行指不注意小节。出处:语出《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不拘小节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不修小节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出处:《晋书·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不遗巨细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出处: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该成语为“惹人注意”。
读音:[ rě rén zhù yì ]
释义:指做出一些事或者说出一些话,从而引起他人的目光和注意力。
造句:刘老师站在前面,苗条的身材格外惹人注意,如亭亭玉立的荷花。
近义词:
1.惹人注目[ rě rén zhù mù ]:引起别人的注意(如外貌);
2.备受瞩目 [ bèi shòu zhǔ mù ]:很受别人关注。
反义词:
1.无人问津 [ wú rén wèn jīn ]:问津:询问渡口。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 购买;
2.毫不起眼 [ háo bù qǐ yǎn ]:指没有特点,一点也不吸引别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