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营利性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公众存款:
(1) 银行
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城市信用合作社
依照有关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由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法人出资设立的,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
(3)农村信用合作社
经相关国家部门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4)农村合作银行
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5)农村商业银行
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
(6)村镇银行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7)农村资金互助社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金融机构。
1. 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公众存款。
2. 这些机构都是经过国家监管和批准的,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安全性,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存款服务。
3. 此外,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开始涉足存款业务,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合法的平台,避免出现风险。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取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牌照的金融机构,才能吸收公众存款。目前能够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 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2. 农村信用社:包括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
3. 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分支机构。
4. 内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公司等。
上述金融机构通过向公众吸收存款,可以为社会提供融资、支付结算、理财等服务。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投资者在选择存款机构时,应该注意其监管背景、信誉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