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会让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更多的是因为家长和学校传递的压力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一方面说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缺乏了抗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第二方面家长的焦虑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状态和行为对抗
2、父母陪读,使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这会让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和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将来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样,孩子就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十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