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西周后期“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而“士”的出现,则是私学兴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
“士”,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士阶层中有文士、武士,也有能文能武之士。士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中游离出来的,有一些是属于平民阶级,也有一些是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以及获得解放的奴隶上升为士的。
春秋中期已经有了私学,至春秋末期,私学日益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是当时的“显学”。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教育上影响都较大的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孔子从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