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在《汉语口语法》中说:
"在现代汉语里, 词已经多数变成双音节或多音节,很多早先是自由
词一现在只是作为黏着语 单音节语素一换句话说,
素出现在复合词里头.而且,少数出现在复合词里 的黏着形式已经失去它们作为根素的意义,取得语 缀的身份,标志它所参加的词的功能,用以形成各种 类型的派生词.
"可见,赵先生所谓的:
"语缀(词 缀)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复合词中的黏着语 素,
二是已经失去它们作为根素的意义.
"阿
"正是
1/8页
具备了做词缀的这两个条件,它是汉语中历史悠久 而又比较典型的名词前缀.先辈们对
"阿
"的起源 及发展已经有些探讨,笔者也试图就这个问题谈谈 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一
,前缀
"阿
"的起源
关于
"阿
"的起源,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提 到:
"词头'阿'字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 (阿谁).而'阿谁'可能是从'伊谁'变来的.
"这个
观点提出后,有许多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但笔者认 为,王力先生的观点是具有启发性的,值得借鉴考 证.
笔者从语音演变,历史文献及方言资料这三个 方面来证明
"阿
"是由
"伊
"转变而来的.
第一,从语音上看,按照王力先生构拟的古音系 统,古音
"阿
"为影母歌部开口一等字,拟音是[a], 古音
"伊
"为影母脂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 iei].
"阿
"和
"伊
"音转变可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它 们同属影母宇,是双声字.
"阿
"和
"伊
阿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其演变和历史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字形演变:阿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代汉字形态中,形状为一个开口向上的人形。随着汉字的演变,阿字的形状逐渐简化,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字形。
2. 语音变化:阿字在古汉语中的发音为"ā",现代汉语中发音为"ā"或"a"。在各地方言中,阿字的发音可能会有所不同。
3. 意义:阿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意义,如"人"、"我"、"你"等。随着语言的发展,阿字的意义逐渐固定为"啊"的感叹词,用于表示惊讶、赞叹、疑问等情感。
4. 历史意义:阿字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之一,它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汉字的发展史。从阿字的字形、语音和意义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字的形态、语音和意义的变化,这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阿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基本构字部件,其演变和历史意义反映了汉字的发展史和文化内涵。从阿字的字形、语音和意义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