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县是在成都西门外老一辈的成都人,一般都将通惠门称作新西门,而把原来的西门称为老西门。
清代,成都人(包括满城内的满蒙同胞)要向西南方向出城不便,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得从老南门或北门出城后,顺城墙绕一个大弯子。
1913年,为便利城内居民赶花会的交通,四川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较场外向二仙庵、青羊宫的方向新开一道城门,以《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通惠门修成同时,还建起一条通惠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通惠门街。蜀都大道建成后,分段命名改为通惠门路。
西边儿了。
西门是在三环羊犀立交那截了。郫县什么门都算不上了,已出了绕城了。以后搞不好会成为西门
郫县是在原成都老城区的西门外。过去从成都到郫县仅一条路,即老成灌公路。就是从西门车站出发,经茶店子、土桥、金牛坝,再经郫县的犀浦、红光,就到郫县县城了。
现在郫县已纳入成都市了,成都到郫县就更方便了,现有多条公路通达,时间仅20分钟左右。但不管哪条路,都是从原成都的西门方向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