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逢年过节或者哪家婚丧嫁娶,十大碗非常盛行,对于十大碗我们小孩则趋之若鹜。
在那个时候,一张方桌,八人围坐,桌上摆上十大碗。桌子正上位,放一大碗,俗称品碗,碗里面的菜有豆腐、大酥肉、米豆腐、粉条、豆芽、魔芋,要看一个厨师的手艺。首要的先尝品碗;品碗两边则是两碗用五花肉做的坨子肉,坨子肉去过油,黄过皮,每人两个,吃起来肥而不腻,香味横溢,坨子肉的大小还可以看出当时办席人家的殷实;桌子正中是一大碗鱼,每人几块不等,寓意年年有余;鱼的两边是两碗酥肉汤和用糯米蒸的粉蒸肉,桌子最下边中间是一碗鸡肉,两边分别是一碗排骨和一碗炖猪蹄。末了,每桌还要端上一大盆放了葱花的醋汤。十大碗摆放的位置十分讲究,不能胡乱摆放,品碗统领全桌,其他依次摆放。吃十大碗坐的位置也挺讲究,一般小孩不能坐上席(俗称上八位),上席多是长辈或者年龄较大的人,两旁是平辈坐,下席则是小孩坐。十大碗的吃法也有规矩,先吃什么,再吃什么,后吃什么,并且数量是不多不少,一人一个,不能多吃,只有别人不吃某一个时,想吃的人才有机会多吃,一般是老人尽量都让着小孩,让小孩吃自己喜欢吃的。除了婚丧嫁娶,要吃上十大碗只有在过年或春节时。即便如此,也不一定家家都能吃上十大碗,只有家境稍好的才能办上十大碗,一般的小户家境贫寒人家只有望十大碗兴叹了,最多杀只鸡,煮点肉,仅此而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