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是什么

2024-04-17 16:49:59
审计圈
审计圈认证

审计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企业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等步骤。

四个步骤

①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②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③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④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以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新准则按照职工的离职后福利是否可以事先确定,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金额后,企业不再对职工负有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计划是指除了设定提存计划之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仅限于向独立的基金支付提存金,职工最终收到的福利金额不仅取决于企业向基金支付的提存金总额,还取决于基金运营产生的投资回报。因此,投资风险(投资的资产不足以支付预期的职工福利)以及精算风险(因为估算的差异导致福利可能比预期的少)实质上由职工承担。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企业的职工提供商定的福利,在投资资产运营或者精算的实际结果比预期差时,企业的义务可能会相应地增加。因此福利计划的投资风险和精算风险(福利费用可能比预期的多)实质上由企业承担。

相对于设定提存计划而言,设定受益计划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这有助于企业通过年金计划等方式对职工实施长期激励以保持职工的稳定性。最后,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缴费弹性较好,无需像设定提存计划一样每期都向独立基金缴纳固定金额,投资运营的灵活性较大,更能满足企业资本流动的需求。设定受益计划的优势和日以成熟的市场条件决定了它将在未来成为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其相关的会计核算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设定受益计划。设定受益计划就是为了使员工在离职后能够获得确定的福利,而由企业承担相应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企业缴存固定金额的提存金后便不再承担后续风险,后续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职工个人承担。由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风险报酬(后面会说到还有报酬的问题)是由自身承担的,因此会形成资产或者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