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盘亏的概念及处理方式
盘亏是指经过企业单位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后,发现其实际数量或价值少于账面记录的数量或价值。无论盘盈还是盘亏,都应依据盘点后的实际数据填报,且不论是否已获得上级主管机关的批准。
盘亏的种类
资产盘亏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货币资金、存货、有价证券、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往来款项的盘亏。
现金短缺的处理
1. 在查明原因前:
借贷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库存现金。
2. 报经批准后:
借贷分录: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部分);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三、存货损毁、短缺的处理
1. 查明原因前:
借贷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 查明原因后:
借贷分录涉及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借贷记录。
四、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
1. 报经批准前,注销资产原价与累计折旧:
借贷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2. 报经批准后:
借贷分录: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盈亏;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五、原材料盘亏的处理
批准处理前后,也有相应的会计分录涉及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等科目。
本文所述盘亏处理的方式及会计分录,为企业单位在资产清查时提供指导。不同类型资产的盘亏,其处理方式及会计分录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细心处理,确保账务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