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工资必须马上结清吗?

2024-07-30 17:43:26
会计小百科
会计小百科认证

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剩余工资。通常,离职当日应支付当月剩余工资,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劳动者离职前应细心检查工资结算情况,确保自己的权益。用人单位尽早支付工资是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的做法。如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劳动者应及早提起劳动争议或向工会维权。

离职时工资结算的相关问题解答

离职时,劳动者对于工资的结算往往十分关注。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内,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劳动者离职前,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支付其剩余工资。这意味着,离职当日,劳动者应当收到当月的剩余工资,若未满一个月的则按日计算支付。例如,若离职时间是在月中的第十五天,那么当月应结算十五天的工资。

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用人单位应尽量提前支付工资,避免在劳动者离职时再进行结算。劳动者在离职时也应细心核对工资结算情况,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劳动法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结清工资。

工资支付细节

1.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应当出具离职结账证明,证明中应包含工资支付情况。

2. 若劳动者的工资被拖欠超过一个月,应及早提起劳动争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劳动者在面临离职时,除了要求用人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外,还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确保自己的劳动报酬权益。

在此提醒,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离职时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核对,确保工资的准确结算。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