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没提完折旧盘亏了能处理吗

2024-09-09 00:36:36
教育小百科
教育小百科认证

教育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事业单位资产没提完折旧盘亏可以处理。

事业单位资产盘亏账务处理:

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

将发生清理费用和应交的相关税费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发生的清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的营业税=出售价款×营业税税率5%)。

将收到的变价收入、回收的残料价值、应收的赔偿款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

借:银行存款(出售借款或变价收入)原材料(回收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应收的赔偿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亏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盘亏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固定资产使用的时候谁都无法保证会发生什么,要想计算固定资产是否盘亏,就要把计提折旧做好。

预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亏:

1.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很多事业单位在办理采购事项时没有采购计划或采购计划不合理,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或未能有效执行,没有严格执行《相关部门采购法》和财政部门关于固定资产采购的规定,在采购时间、采购项目、采购金额和采购程序上随意性较强。有的单位为了逃避相关部门采购,购买的固定资产与所开发票不一致,非常不利于日后的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统计,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埋下隐患。

2.固定资产核算环节。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大多是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根本不具备会计理论基础,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控制意识,因此在会计核算上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怪象。例如:购买固定资产的运费和手续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将处置所得冲减账面价值,而不是按规定将账面价值全额冲减。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导致本单位会计核算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也给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困扰。

3.固定资产保管环节。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没有相关制度,使得固定资产保管环节上漏洞百出。有些固定资产购入后,没有确定具体的保管和使用责任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单位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的更替,很多固定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

4.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了解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处置、低价变卖固定资产,甚至无偿转移固定资产。这些做法导致资产处置脱离了相关部门的监控,国产流失严重。同时还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Q会计信息不真实,统计数字不准确,无法为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