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债券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即在债券的有效期限内每年年末按照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作为当期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再按当期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与票面利息费用(或收益)的差额作为当期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金额。债券溢折价摊销的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溢价的摊销金额=面值×票面利率-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券折价的摊销金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包括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和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前者每年年末计提的利息应当记入“应付利息”或“应收利息”科目,与债券账面价值无关;后者每年年末计提的利息应当记入“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增加债券的账面价值。上述公式中的“期初摊余成本”包括债券面值、尚未摊销的债券溢折价和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不包括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利息。债券溢折价摊销期满时,债券的摊余成本为债券面值与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全部利息。
由于债券溢折价的存在,票面利息不再是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每期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金额作为债券利息费用(或收益)的调整。溢价发行的债券,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等于票面利息减去债券溢价的摊销金额;折价发行的债券,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等于票面利息加上债券折价的摊销金额。
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溢价发行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溢价摊销金额,
折价发行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折价摊销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