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新金融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事业单位做账的步骤如下:
收集票据和账目凭证
会计首先收集票据和收支凭证,包括出具票据的机构或单位、收入、支出金额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凭据核查和账目录入。
凭证审核
会计要仔细核查各种收支凭据,确认凭据准确,票据的负责人签名、盖章,发票的序号是否齐全,金额是否正确等。
账目录入
会计要根据凭证的内容对各项账目进行录入,将收支明细分类录入账本,形成财务账册。
凭证检查
会计要对已录入的账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确定记账准确无误。
结账核对
会计要比较收入和支出,找出相差不符点,并给出有效建议。
账册审核
会计要审查账册确保准确无误,要核对总收入、总支出、净收入,以确保记账准确无误。
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需要根据账册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
记账凭证归档
完成记账工作后,会计要将各种票据、收支凭证及账册一并归档,作为后期核对的依据。
此外,事业单位会计做账还应遵循以下详细流程:
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
事业单位的会计首先要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这是所有账务处理的基础。
登记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日报表
根据有关现金出纳的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据此编制记账凭证。
直接登记总账或编制科目汇总表
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账,或者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此登记总账。
核对现金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现金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要定期核对,确保账目一致,再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核算特定账务
事业单位还需对单位取得的收入、往来款项、应缴款项、支出、代发工资、固定资产等进行详细的核算。
编制会计报表
按照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设定和管理各类账簿
按照规定设定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各类明细账,并确保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总结
定期对账务情况进行盘点,及时清理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对账务信息进行整理,以便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财务报表准确及时地完成。
通过以上步骤和流程,事业单位可以确保其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为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