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外管证

2024-03-15 18:11:29
会计小百科
会计小百科认证

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纳税人到外地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应当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什么是外管证?

外管证全称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指纳税人到外市或县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当在外出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外管证》的开具

1、纳税人到外市或县临时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经营前,由指定办税人员或持有单位介绍信人员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经营项目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向当局指定窗口申请开具《外管证》;

2、《外管证》于当场受理,根据申请开具条件和提供的有关资料决定是否开具,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开具的,须报经主管领导批准;

3、《外管证》由负责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未在当局缴纳的,不开具《外管证》.由总机构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外管证》由总机构负责办理;

4、开具《外管证》须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有效期限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5、开具《外管证》后,应及时在《外管证》登记簿中分户分项进行登记记录,并由纳税人签章。

以上详细介绍了什么情况需要外管证,也介绍了什么是外管证.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到外地进行生产经营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办理外管证,这样就可以在外地经营的时候,接受当地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及时的将税金足额的进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