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和现金收支相关的业务的情况下要做预算会计.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预算会计分录是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预算会计的基础.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本期支出的.凡是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都要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记账入账,要写会计分录了。
政府会计内容包括三部分:概括起来可称为"一项制度,两个体系"即: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1、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2、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预算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预算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
基本目标是保持公共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
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税收的征收、其它收入、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政府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政府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政府经济,高效地运行。
高级目标是帮助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存在官僚机构对单位负责人的受托责任、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的受托责任,政府对公民的受托责任三层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代理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