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什么意思

2024-03-15 18:15:59
会计小百科
会计小百科认证

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 "坏账准备"等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与坏账准备的区别在哪里?

信用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的区别: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属于资产备抵类科目,借减贷加。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采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直接冲销应收款项,即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以上详细介绍了信用减值损失是什么意思,也介绍了信用减值损失与坏账准备的区别在哪里.作为一名单位的财务人员,一定要非常清楚,信用减值损失的意思应该如本文所示.每一个会计人员都需要应对很多的业务类型,为了能够更加轻松的处理这些业务,会计人员最好到本平台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